1. <delect id="zghkz"><td id="zghkz"></td></delect><var id="zghkz"></var><rp id="zghkz"></rp>

      <rt id="zghkz"><noscript id="zghkz"><samp id="zghkz"></samp></noscript></rt>

      <code id="zghkz"></code>

      <button id="zghkz"></button>
      <u id="zghkz"><td id="zghkz"></td></u>
      歡迎光臨本站,您是本站第歡迎訪問江北化肥位訪問者!
      新聞中心
      聯系我們
      電話:023-67483060(公司總部)

      023-40717777(氯堿營銷)
      023-67146808(寶禾復肥)
      傳真:023-67483060(公司總部)
      023-40717888(氯堿營銷)
      023-67146808(寶禾復肥)

      郵編:401120
      地址:重慶市渝北區雙龍大道79號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購買常識
      小麥施肥這些問題必須注意!種植戶請 收好
      網站來源:江北化肥 發表時間:2021-3-15 10:39:45 點擊次數:(次)
          

      小麥是人類的主食之一,磨成面之后可制作成饅頭、面條等食物,還有蛋白質、淀粉等一系列的營養物質。

      小麥與其他作物相比有三個顯著特點:

      一是小麥十分依賴土地。

      二是小麥施肥時不宜過多,否則,易造成前期生長過旺,導致后期的減產。

      三是小麥對磷特別敏感。倘若三葉期后缺磷,則會對小麥產生危害,導致減產。#種植技術交流#

      一、小麥施肥要做到四看

      一看麥田肥力基礎,定施肥品種土壤肥力水平較高,基肥施用足量有機肥,春季要少施或不施氮肥,只施用磷、鉀肥料。土壤肥力較差,基肥施量不足的麥田應多施一些氮肥,并配合施用磷、鉀肥料。

      二看麥苗發育階段,定施肥時間黃河流域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是施用拔節肥的時間。此時施肥能促進大孽成穗,提高成穗率。促進小穗小花分化,爭取穗大粒多。同時促進頂三葉的生長。保水保肥力強的稻茬麥,可適當早施;保水保肥力差的砂壤土,可適當晚施。

      三看麥苗長勢長相,定施肥量麥苗葉色嫩綠、葉片披垂、無脫肥現象、群體較大的麥田,一般不施氮肥或少施氮肥,可追施磷、鉀肥料10-12千克;

      土壤肥力差,受陰雨影響播種偏遲,苗相長勢較差,單株分蘗少,群體數量小的麥田,應每畝追施尿素6-8千克,或碳酸氫銨15-18千克,并配合追施過磷酸鈣和氯化鉀各5-6千克,或每畝施用沼液肥料1000-2000千克。促進麥苗快發穩長,提高分蘗成穗率。

      四看氣候及土壤墑情,定施肥方法追肥選擇天氣晴好的中午進行,有灌溉條件的麥田可將肥料撒施后立即灌水,無灌溉條件的田塊要深施到地表5-8厘米以下。

      二、小麥施肥的注意事項

      小麥施用磷肥是必須的,但無需過量,經驗數據表明:畝用含純磷15%~20%的三元復肥40~50公斤做底肥,一般就不會出現缺磷現象。

      偏施磷造成土壤板結、某些中微量元素被固定、缺素癥發生重。因為,小麥吸收不了的磷會富集在土壤中,它的磷酸根離子與土壤中鈣、鎂等中微量元素的陽離子結合形成難溶性磷酸鹽,既浪費磷肥,又破壞了土壤團粒結構,致使土壤板結。因此,底肥上不要偏施磷肥(如磷酸二銨)。

      施用磷肥時,底肥上選擇磷含量較高的三元復肥,一次性將磷施足

      底肥上使用二銨和低氮高磷復肥時,除了畝用量保證用到30~40公斤外,每畝還要增加尿素10公斤,以防秸稈腐爛和幼苗二者爭氮引起苗黃現象。

      2008年開始,鉀肥價格暴漲,導致農業生產施鉀量越來越少。這種情況已經持續了接近4年,而且近兩年以來,華北地區夏玉米和冬小麥的倒伏情況有增加趨勢,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補鉀變得至關重要。

      還田的秸稈可以提供部分鉀肥。如果底肥上畝用40-50公斤三元復肥,就沒有必要選擇含鉀量特別高的施肥配方。

      建議選擇含鉀量7%左右的高氮高磷中鉀型三元復肥做底肥,用量40~50公斤/畝。年后返青期,選擇含鉀量5%-10%的氮鉀二元復肥做追肥,用量20~30公斤/畝。鉀肥分兩次施入,亦可提高鉀肥的利用率,保證抗病抗倒伏和高產。

      三、小麥種植,使用尿素的注意事項

      尿素是氮肥肥料中含量最高的肥料,同時還能廣泛使用與各種土壤和作物。小麥種植過程中該怎樣正確使用尿素,才能經濟、高效,并增加產量呢。下面就和大家說說小麥正確使用尿素的方法和事項:

      1、尿素要與氮磷鉀搭配使用,忌氮肥使用過多

      小種植過程中尿素用量要根據目標產量及其土壤肥力情況進行使用,不能隨意使用,尿素使用不足或過多使用時都會影響產量。

      同時尿素使用時宜與氮磷鉀搭配使用,以滿足產量對養分需求,提高養分利用率,增加效益。一般情況下建議進行測土配方施肥最好。

      大量研究表明每生產100公斤小麥對氮磷鉀的吸收比例大致為31:3。

      因此對于種植小麥基肥可以在增施有機肥基礎上,可以畝用20-30斤尿素搭配20斤二銨加30-40斤氯化鉀,或20斤左右硫酸鉀搭配使用,或選用尿素與過磷酸鈣與氯化鉀等混配使用,有條件宜選用45%(氮磷鉀18:12:15)復合肥畝用80-100斤則更好。

      2、小麥各個時期科學追肥尿素的運用

      小麥返青后,對長勢不好或氮肥不足田塊宜及時畝追施10-25斤尿素,小麥拔節后,對群體葉色褪淡田塊則一般可以在追施8-15斤尿素,對長勢不好,群體不足田塊可以適當增加用量,但追肥時宜選用施肥器進行深施,撒播不宜深施的,可以與雨前或澆水前撒施。

      在小麥破口前或揚花灌漿期,則可以結合病蟲害防治選用1-1.5%尿素溶液葉面噴施,利于促進開花,增加穗粒數,提高產量。

      注意尿素不宜選用縮二脲含量超標的尿素使用。

      總之,尿素使用,宜根據土壤含氮量等,與氮磷鉀搭配科學使用,不宜用多,避免貪青遲熟,小麥倒伏影響產量,同時要選用優質尿素使用,使用時,還宜進行深施,以提高利用率,避免氮素揮發損失。

      四、氮肥后移能夠讓小麥大豐收嗎?

      傳統施肥方式的弊端:傳統的小麥施肥,一般分為2次,次為小麥播種前隨耕地將一部分氮肥耕翻于地下,稱為底肥;第二次為結合春季澆水進行的春季追肥。

      底肥一般占60%-70%,追肥占30%-40%,追肥時間一般在返青期至起身期,還有的在越冬前澆越冬水時增加一次追肥。

      在高產田中,這樣的施肥時間和底追肥比例會造成麥田群體過大,無效分蘗增多,小麥生育中期田間郁蔽,麥田透光性差,下部葉片不能有效利用太陽光能,造成早衰,大大增加了小麥后期倒伏的危險性,影響小麥產量和品質。

      再者,由于小麥生育前期,根系不發達,次生根數量少,很難有效吸收土壤中的氮肥,氮素又難以被土壤固定,會隨著降水滲入土壤深處,很難再被作物吸收利用。

      氮肥后移技術促增產:氮肥后移延衰技術,就是在小麥高產田中將追施氮肥的時間適當向后推遲,一般后移至拔節期(4月中旬)。

      土壤肥力高的地片若種植的是分蘗成穗率高的品種可以移至拔節期至旗葉露尖時,同時要將氮素化肥做底肥的比例減少到50%,追肥比例增加到50%,土壤肥力高的麥田底肥比例可減至30%-50%,追肥比例為50%-70%。

      該技術將施用氮肥的時期和施用量重點放在了小麥生育中后期,由于此時小麥根系發達,生長速度快,需肥量大,因此對氮肥吸收利用率高,并且可以有效地控制無效分蘗過多增生,塑造旗葉和倒二葉堅挺的株型,使單位土地面積容納較多穗數,

      同時能夠促進根系下扎,增加土壤深層根系數量和后期根系活力,有利于延長光合產物向籽粒轉移的時間,增加粒重,提高品質,增加產量。

      五、春季小麥肥水管理

      澆好起身拔節肥水在小麥起身拔節期追施氮肥,既能顯著增加蛋白質含量,又是提高小麥產量的關鍵時期,因此,應因地制宜地用好起身拔節肥水。

      小麥籽粒產量和蛋白質含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發育時期的供氮水平,在每667平方米施16公斤純氮范圍內,隨氮量增加籽粒蛋白質含量提高。

      在施肥上采取前促、中控、后改的施肥方法,即基肥50%,拔節孕穗肥50%,攻粒肥重防早衰。

      在土壤墑情適宜情況下,對地力一般和苗情適宜地塊,春季第一次澆水宜推遲至拔節初期,以控制春季無效分蘗過多滋生和莖基部一二節間的伸長,并結合澆水每667平方米追施標準氮肥30公斤左右;對地力較高、苗情偏旺地塊,此次肥水可適當延遲到拔節末期進行;對地力較差、苗情偏弱地塊,春季第一次肥水可提前至起身期進行。

      補施好中后期肥水在小麥孕穗期以后補施少量肥料,既對減少花期退化、增加穗粒數有一定的作用,又可使籽粒蛋白質含量增加,并可提高面筋數量和質量。

      在小麥生育中后期,應在挑旗孕穗期至抽穗揚花期結合澆水每667平方米補施尿素5~7公斤,也可在開花期葉面噴施2%~3%的尿素溶液加上0.3%~0.5%磷酸二氫鉀溶液,每667平方米噴50~60公斤。

      但此期肥水不可過晚,土壤施肥不晚于揚花期,葉面噴施一般不晚于灌漿期。

      后期合理控制澆水小麥乳熟至收割階段,適當控制澆水,可提高籽粒的光澤度和角質率,明顯減少黑胚現象,提高籽粒蛋白質含量,延長面團穩定時間,所以從產量、品質同步優化考慮,在小麥生育后期應適當控制澆水次數。

      六、冬小麥追肥是年前好還是年后好?

      冬小麥追肥是小麥種植過程非常重要的事情,但是農民朋友有時候不知道,今天就和小編一起進一步了解一下。

      為什么小麥返青肥不能在立春之后追施。

      因為追肥冬小麥的返青肥,目前普遍使用高氮化肥尿素作追肥。在立春前后,秦嶺淮河以北地區氣溫均在5℃以下,以南地區氣溫均在10℃以下,尿素施入土壤里,大約需要10-20天時間,才能轉化成氮態氮,才能夠被小麥吸收利用。

      小麥在立春后,氣溫逐漸回升,返青拔節生長發育早以開始,仍然得不到施入土壤里尿素的氮元素肥料營養,當小麥在雨水節后正是返青拔節期,吸收遲到的營養物質,將會催促小麥在拔節后產生旺長,使小麥旺長難于控制,造成后期倒伏,促使小麥緩遲衰老成熟,將會推遲小麥收獲期,影響小麥籽粒飽滿程度,影響小麥的產量和品質。所以,小麥返青肥一定要在立春之前追施是佳施肥時間。

      小麥返青肥是屬于小麥營養生長階段,需要的是充足的氮肥。施肥一般以化肥為主,如尿素、碳酸氫銨、氯化銨、硫酸銨、硝酸銨等氮肥均可。

      這些肥料追肥的方法,深施,特別是碳酸氫銨揮發性強,必須深施,肥料利用率高,否則將會降低肥料的利用率;水沖肥,將化肥稀釋成適宜的水溶液澆施或噴灑,注意濃度不可大于4%,否則將會損害小麥幼苗,造成黃葉枯死;

      可以采取隨水滴灌,但要注意滴灌必須均勻,不能厚此薄彼;土壤墑情良好時,或下雨下雪時追施,在土壤墑情好的晴天或陰雨雪天氣,可以灑施尿素,在下中等雨水時或下大雪時,可以灑施碳酸氫銨、氯化銨、硫酸銨、硝酸銨,必須有足夠大的雨水或澆水沖洗溶化,否則就會造成肥害。

      施肥時,肥料使用量要依據地力和麥苗的生長狀況以及產量目標而決定。一般地力苗情的小麥地塊,追施尿素20-25斤,或者碳酸氫銨40-50斤,其它氮肥35-40斤即可。

      小麥在立春后開始拔節以后,返青肥不能追施,但可以葉面噴肥。

      葉面噴肥,用量少,吸收利用快,肥效時間短等特點。小麥葉面噴肥,可以使用1%-3%尿素,0.2%-0.4%磷酸二氫鉀,0.01%蕓苔素內酯0.05%-0.08毫克/升,混合葉面噴施1-3次,每隔15天一次,可以保進生長和發育,促進籽粒保滿程度,提高小麥品質,提高產量。

      ★本篇出自化肥價格資訊,僅作參考,讀者自行承擔全部責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協商處理。

      国产a一级毛片爽爽影院无码

      1. <delect id="zghkz"><td id="zghkz"></td></delect><var id="zghkz"></var><rp id="zghkz"></rp>

        <rt id="zghkz"><noscript id="zghkz"><samp id="zghkz"></samp></noscript></rt>

        <code id="zghkz"></code>

        <button id="zghkz"></button>
        <u id="zghkz"><td id="zghkz"></td></u>